【食物安全】食安中心調查中式點心鈉含量 一碟燒賣及一碟春卷隨時超標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7/12 15:28

最後更新: 2022/07/13 02:19

分享:

分享:

各款點心中,平均鈉含量最高的是蝦肉燒賣。

點心是不少港人喜愛的早餐,但點心亦是本地成年人從食物攝取鈉的第五大來源。食環署食安中心今日(12日)公布點心鈉含量研究調查結果,發現點心鈉含量與過往同類研究比較有下降趨勢,但部分點心如蝦肉燒賣鈉含量相對偏高。調查亦指出,如進食點心時佐以醬汁,鈉攝取量可上升逾2倍。 

中心去年5月至8月,從53間不同中式食肆和點心店收集12款點心共120個非預先包裝食物樣本及4款醬料樣本,並分析樣本中的鈉含量。結果顯示,所有樣本每100克食物含3毫克至680毫克鈉不等,平均鈉含量有所降低,與先前類似研究比較,是次調查有9款點心鈉含量有所降低,反映本港市面點心鈉含量有下降趨勢。 

蝦肉燒賣鈉含量最高,加一湯匙豉油鈉攝取量即翻倍 。(黃穎津攝)

食安中心食物安全專員黃宏指,各款點心中,平均鈉含量最高的是蝦肉燒賣,每100克含590毫克鈉,其次則為鮮蝦春卷和牛肉球。另一方面,平均鈉含量最低的是淨腸粉,每100克僅含66毫克鈉,其次則為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。 

市民食用點心時往往會佐以醬料,但食安中心顧問醫生(社會醫學)(風險評估及傳達)楊子橋指,豉油、甜醬每100克混合樣本鈉含量,分別高達2600及2400毫克。他舉例指,即使只加入一湯匙(約15克)豉油,鈉攝入量便已增加逾1倍。 

楊子橋續稱:「若兩人到酒樓進食一碟蝦肉燒賣及一碟鮮蝦春卷,每人鈉攝入量(即2000毫克鈉)會佔世衞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的32%。」 

黃宏表示,如進食過多鈉可增加患上高血壓風險,如不及時診治,可引致心臟病、中風和腎衰竭。楊子橋建議,市民要留意個別點心鈉含量或較高,到食肆用餐時,亦可要求食肆將點心及醬料分開送上,先嘗食物味道再決定是否蘸醬。

最新熱門影片:

【TOPick診症室】幼童蛀牙可影響恆齒生長  港大牙醫拆解如何減慢蛀牙方法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穎津